杨绛老师和丈夫钱钟书曾出国留学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出国留学的经历。两人常年有喝红茶加奶的习惯。他们在《我们三个人》中说:“每天早上一大壶红茶加牛奶已经成为了一生的爱好。”其他国家关于茶的故事更是有趣,值得一读。
杨绛的《喝茶》
我曾听有人讲外语,说西方人喝茶,加水煮茶叶,过滤出茶汁,单独吃茶叶,吃完后咂舌:“好喝,可惜苦了。” ”
我最近看到一个美国人做的茶测试,结果是真的。当茶第一次到达英国时,英国人不知道如何吃它。他们确实把茶渣与黄油和盐混合起来吃,然后涂在面包上。多么美妙的味道,我不敢尝试。后来,他们以茶为药,治疗感冒、清肠胃。
很快,喝茶就开始流行起来。 1660年的茶叶广告中说:“此兴奋剂能驱除疲劳,消除恶梦,使四肢轻盈,精神饱满。尤其能克制睡眠,好学者可以彻夜不倦地学习。肥胖或饮食过多的人吃肉应该喝茶。”
莱顿大学的Cornelius Bontekoe博士应东印度公司的要求为茶做广告,称茶“暖胃、清心、强脑、促进学习,特别是征服人类的敌人——沙曼”。
他们对睡眠的恐惧与现代人对失眠的恐惧类似。为什么过去的睡魔爱纠缠人,现代的睡魔却学会了摆架子,即使被邀请也不肯来。
相传达摩祖师面壁禅茶发愿,九年不眠。上帝赏赐他茶,帮助他完成心愿。胡乔《饮茶诗》:“詹雅旧姓于曾,当封不眠侯。”
唐匡《森波颂》:“饮之重如齿,久饮则四肢重”。可见,中外古人对于茶的功效有着相似的看法。只是茶味的“余甘子”,并不是喝奶茶的人能够欣赏到的。
浓茶与牛奶和糖混合,香气不减,反而缓解了茶的苦味,成为解渴的流食。
不知道古人在茶里加了姜和盐,是什么样的味道。陆同一口气喝了七碗茶,想必是茶叶少了,水多了稀释的。诗人柯勒律治的儿子,也是一位诗人。他一边喝茶,一边谈论壶或杯。约翰逊博士还因其大量的茶而闻名。但他们喝的是甜茶汤。
如果是苦味浓茶,则不宜大口饮用,最好谨慎饮用。按照《红楼梦》中妙玉的理论,一杯茶是良品,两杯是解渴的傻瓜。那么喝茶不是为了解渴,而是为了辨别味道。
尝尝苦涩和一点点甜味。我不记得有哪个英国作家说过“文艺女神有酒的味道”、“茶只能产出散文”。而我们中国的诗词,既有酒的味道,又有茶的香,“诗纯只为多饮茶”。或许,这一点点苦涩,就是茶中的诗意味道。
法国人不喜欢喝茶。巴尔扎克必须在他的茶中加入白兰地。 《清逸录》载傅兆元不喜茶,曰:“此物面冷,无和谐美之境,堪称冷面草”。茶里加酒,就“和美”了吧?
美国人不太注重喝茶。引发北美独立战争的不是茶叶税吗?因为抵制英国拥有专利的茶叶进口。美国人将几种叶子加工成茶替代品。
到目前为止,在他们的茶室里,顾客吃冰淇淋、喝咖啡和其他混合饮料,而专业人士则不要茶;他们想要的茶正是英国人所说的“晕水”。
很多美国留学生讲卫生,不喝茶,只喝白开水,说茶有毒素。代用茶中不应含有茶毒。但对于这种茶,不留恋是可以放弃的。
伏尔泰的医生曾建议他戒掉咖啡,因为“咖啡含有毒素,但毒性发生得很慢”。伏尔泰笑道:“是啊,所以我喝了七十年,都没有被毒死。”
唐玄宗时期,东都进了一位130岁的和尚。玄宗问他吃什么药,他说:“你是一个卑臣,我不懂药,但沉迷于茶。”因赠五十斤名茶。看来茶的毒素比咖啡的毒素要慢一些。如果你喜欢喝茶,不妨多喝点。